台中市介紹
「臺中縣、市」在鄭氏時代隸屬早期東都承天府天興縣及後來的東寧承天府天興州。康熙 23 年( 1684 )清政府將臺灣收入版圖,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諸羅、臺灣及鳳山 3 縣,「臺中縣、市」在清領初期(
1684~1723 )隸屬於福建省臺灣府諸羅縣轄域。
明治 29 年(1896) 3 月,臺灣總督府恢復實行民政,重新調整行政區域,恢復原來的三縣一廳,分全臺為臺北、臺中、臺南縣及澎湖廳,原臺灣縣改為臺中縣,臺灣城為臺中街,首度稱位於臺北、臺南之間的地區為臺中,「臺中
」在行政名稱上正式確立。民國 35 年(1946)元月 21 日,黃克立就任臺中市長,並將臺中市原有的大正、初音、高砂、明治、大和、若葉、老松、新高、梅枝、楠區 10 區整併為東、西、南、北、中 5 區。
市樹介紹-臺灣五葉松、市花介紹-山櫻花、市鳥介紹-白耳畫眉。
東區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所轄之區域,將原台中州下台中市的曙町、花園町、楠町、櫻町、高砂町、干城町以及大字東勢子、旱溪、頂橋子頭的部份區域,合併成立「東區」。
今日東區同時擁有先民留下的各類古蹟如旱溪媽祖廟、瑾園等;有日治時期留下的各類建設如帝國製糖所、干城町消費市場、臺中火車站後站日式宿舍群和臺中州立臺中第二中等學校這樣的日式巴洛克紅樓
;旱溪媽祖遶境十八莊、漆藝藝術更是全台知名的文化資產。
西區介紹
位於臺中市市之西隅,因而得名,日治時期設明治及大和兩區,戰後合併為西區。本區東臨中區,南接南區,西為西屯區,北靠北區;境內有綠川、柳川、 梅川、麻園頭溪,土庫溪等河流貫穿。清領末期隸臺灣縣藍興堡及揀東下堡轄域,日治時期(戰前)本區屬臺中州臺中市及大屯郡南屯庄管轄。轄內皆平原,與中區市中心咫尺為鄰,市政府、市議會等政府機關設立於區內,是政治樞紐所在地。
南區介紹
據文獻記載,清領時期漢人移民於清雍正年間接踵而至現臺中市轄城內,其中以犁頭店街與大墩街同為臺中市最早的市街,早期發展圍繞此兩條大街向四周擴大陸續形成三十張犁、四張犁、西大墩等集村聚落。
臺中市南區昔即為大墩街南方之農村地帶,光緒13年(西元1887年)臺灣建省,臺中市屬臺灣府所轄之臺灣縣,本區屬臺灣縣藍興堡,初議以藍興堡橋仔頭庄為省治中心,並著手興建省城,大南門建在現本區南門里南門路與明德街交叉口,小西門在現積善里國光路與建成路交叉口西南邊,惟省城興築未完成,即移設省會於台北,遂未及實現。
北區介紹
臺中市鄭氏時期初隸天興縣,後改隸天興州,清領後,初隸諸羅縣,後改隸彰化縣,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屬臺灣縣,日治時期,初隸臺中縣,後隸臺中州,民國三十四年改制為臺中市,原只轄中、東、西、南、北等五區,北區位於本市西北方,日治時期為大墩街之一部,大正二年(1913年)大墩街改稱為臺中街,昭和十七年(1942年)改為新高、梅枝區,民國三十四年將行政區定名為北區。
至民國三十六年將原臺中縣轄之西屯、南屯、北屯三鄉劃入臺中市轄,自99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臺中市」,原29鄉(鎮、市、區)改為29區。
中區介紹
中區位於今日的柳川與綠川之間,早期尚未開發時,此地區到處都是沼澤地,其中有一座小丘陵地,小丘陵地上高凸處叫做「墩」,清朝時在高凸處設置煙墩,於是就把小丘陵地稱為「大墩」(今台中公園砲台山),鄰近的市街因此稱為
「大墩街」,為台中市區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所轄之區域,將原台中州下台中市的橘町、綠川町、榮町、大正町、寶町、錦町、新富町、柳町、初音町、若松町,合併成立「中區」。